找到相关内容463篇,用时8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学佛人与常人的善行 (外一篇)

    善业,还会堕入恶趣中受苦;而我们佛弟子每做的一件善事,都会以慈悲来摄持,积累着修行的资粮,直至成佛之后都不会耗尽。所以,没有皈依的平常行善人由于没有菩提的摄持(或许也有一些是前世的因缘以及佛菩萨...法时期,但不能失去慈悲,要以最大的能力去做利益众生的事,虽然迫于环境不得不进行耕种,但只要怀着慈悲,帮助弱小的生命让它们有机会得以听闻佛法,藉此舍此身后得以脱离三恶趣道,得生善趣结下佛缘,那是...

    土登相切桑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51863023.html
  • 浅谈佛教的戒杀护生观

    我们功德无量的慈悲。《大乘理趣六般若经》曰:“大乘万行,大悲为先。”所以说,佛教食素的原因,更主要的是来自护生的观念。英国华尔绪曾说 :“要想避免人类流血,必须从餐桌上做起。”俄罗斯作家列夫·尼古拉...一个真正讲伦理道德有慈悲的人来说,也决不能无视许多动物被残忍虐杀的事实。   在佛教的教义中,包含有许多对人生十分有益的哲理,很值得当今世人借鉴。如慈悲爱物、从善去恶、济世救人。而佛教中开创人间...

    郭德才 王丽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5870258.html
  • 如何利用痛苦

    自己的心胸实在是太狭隘了。 我们应当把注意力转向到众生的痛苦上,并尽力地生起慈悲,如此亦能惠及于己身。如果自己没有经历过痛苦,就不容易产生关心众生的想法。如果不能产生这种想法,对众生所经受的痛苦折磨就难以产生同情和怜悯,如此则很难生起对痛苦众生的慈悲了。相反,当自己正在经历痛苦的时候,想想自己的遭遇,那就比较容易产生同情心和慈悲。所以,牢牢把握住这个契机,痛苦就将产生非凡的价值。 在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5875711.html
  • 现代社会修积功德的十件善事

    现代社会修积功德的十件善事(发贴人:冰雪天地) 一、戒杀放生: 归依佛法的人,要有慈悲。不能戒杀,他的慈悲恐怕要打上折扣了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,要学会与一切众生和平相处,养成良好的卫生...都是坚牢地神以无限的慈悲变现出来的,是地神的恩赐。任何的虚耗与浪费都是对地神的亵渎和不敬.上天因此扣掉你的福禄也是理所当然。 万物因缘而生因缘而灭。我们做任何事都须因缘和合才能成功。我们在修行路上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2676483.html
  • 星云大师论弥勒净土

    普度娑婆世界众生。我们都知道观世音被人称为大慈大悲的菩萨,这是因为观音菩萨具有慈悲,常常寻声救苦拔济众生出离苦海。与观音菩萨一样,弥勒菩萨也是一位大慈大悲的菩萨。弥勒菩萨有一个名号叫慈氏,这是因为...往生兜率净土的条件比较简单。只要我们至诚恳切地皈依三宝,清净持戒,如法布施,发愿往生即可成就。弥勒菩萨的慈悲与善巧方便的度化众生的行愿,是为了度尽娑婆世界的苦难众生。这种回真向俗的行愿,使这个世界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71178527.html
  • 印光法师答:临终助念有哪三大要点?

    彼修因感果,均皆善恶夹杂故也。)若当临命终时,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,以此志诚念佛,必定感佛大发慈悲,亲垂接引,令得住生。 且莫疑我系业力凡夫,何能以少时念佛,便可出离生死,往生西方。当知佛大慈悲,...垂慈接引也。千万不可怀疑,怀疑即是自误,其祸非小。况离此苦世界,生彼乐世界,是至极快意事,当生欢喜。 千万不可怕死,怕死则仍不能不死,反致了无生西分矣。以自与佛相违反故,佛虽具大慈悲,亦无柰...

    印光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7094178894.html
  • 临终助念有哪三大要点

    可设,只可任彼随业流转。今既得闻如来普度众生净土法门,固当信愿念佛,预备往生资粮,以期免生死轮回幻苦,证涅槃常住真乐。   其有父母兄弟,及诸眷属,若得重病,势难痊愈者。宜发孝顺慈悲,劝彼...彼修因感果,均皆善恶夹杂故也。)若当临命终时,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,以此志诚念佛,必定感佛大发慈悲,亲垂接引,令得住生。   且莫疑我系业力凡夫,何能以少时念佛,便可出离生死,往生西方。当知佛大慈悲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2231179830.html
  • 刘立夫:佛家的处世论

    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,又不利于自己的道德修养,特别不利于自己的精神的纯洁与安宁。佛家伦理坚决主张去嗔,嗔不符佛法的根本,它会导致慈悲的灭绝,对他人产生怨恨;它使众生受无名累,无法觉悟佛家真谛而坠入恶...无我无欲。   在佛家看来,如果人人都能胸怀慈悲,平等对待一切众生,无憎无爱,这个世界就会呈现祥和、快乐,就会变成人间乐土。(信息来源:摘自《觉群季刊》) ...

    刘立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431483402.html
  • 立言与人生

    而先利,不夺不餍。”所以,导正的方向要从回归人人本具的恻隐慈悲做起。孟子曰:“居天下广居,立天下正位,行天下大道;得志与民由,不得志独行其道。”将礼义廉耻等伦理道德恢复、提倡,使...告诉我们种善得善,种恶得恶因果真理。在言说中,亦代表了心念的善恶真诚虚伪,若起是善,是清净心,所谓“无欲则刚”,则虽是忠言逆耳,却是良药苦口;口行无畏布施,其道德正气能震撼天地,摄受众人,使人离恶...

    见旆法师

    |口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152321797.html
  • 王夫妇义救孤儿感神奇回报

    没有父母来认领,觉得十分可怜,慈悲,油然而生,他们便把孩子抱回家去暂时留养,同时贴了许多招纸,希望走失孩子的父母来认领,可是招纸贴出了几天,竟没有一个人来,他们便把这孤儿收养,当作自己的儿子。当他们...何者也。嗟呼!人惟推己及人念,最为平恕耳,假令吾子女,零丁孤苦,忽有仁人君子,扶持而卵翼,吾感恩为何如者!”以上一段话,说明天下最可怜的人,无过于幼失父母的孤儿,而世间最大的救人功德,也无过于...

    佚名

    |因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1424241839.html